“讳疾忌医”:一种有危害的病耻感-博天堂在线开户

《韩非子》里有段非常著名的故事叫《扁鹊见蔡桓公》,讲述了战国时期蔡桓公不顾名医扁鹊三次对其“有疾”的提醒而最终撒手人寰的事例。

蔡桓公去世好几千年了,他的死因一目了然:他不仅仅死于疾病,更死于他无法接受疾病的想法。时至今日,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部分人对于躯体疾病的看法也开始转变,知道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类的疾病和问题依旧非常忌讳。

这种忌讳集中表现在对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污名和歧视。一提到“精神疾病”“心理问题”,通常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这就是“神经病”,脑子出问题了才会得”;或者是这个人“思想有问题”;也或者会比较笼统地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很危险,会害怕他们。简单心理发布的《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和心理咨询行业调查报告》中“46.2%的受访者认为心理脆弱的人才会有心理问题”。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些论调是“抑郁症就是矫情”“你太敏感,想太多了才这样”“你阳光点不就好了”“你这样想对不起你父母,对不起家人,你太自私了”……这样的话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对精神心理问题的不了解,同时也是对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的歧视和污名化,造成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对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歧视和污名化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患者本人会产生病耻感(因自己生病而产生的羞耻感,感到低人一等或者丢人):患者不敢或者不能接受自己生病这件事,即使可能在痛苦中煎熬,仍然很难迈出前往医院就诊这一步;即使就诊了也害怕诊断、治疗会让自己被贴上“神经病”的标签,从此再难抬起头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患者就诊一次之后不再持续诊治的原因。

歧视和污名化还会导致的另外一种结果是患者家属产生病耻感。家属难以接受患者出现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的事实,同时难以接受患者生病前后的巨大差别,因此他们会下意识忽略患者的疾病,认为患者只要自我调节一下就可以缓解过来,甚至会出现来医院只是为了让医生证明患者没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的情况,更甚者会让患者中断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理问题、精神疾病能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感到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病耻感的打破在于看到自身的重要性。如果担心没有人理解你的状况,你就想想,至少医生会理解你,他们能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疾病。关于疾病和治疗有任何不了解的,都可以询问医生。了解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对病情更有控制感、减少恐惧的过程。

作为家人和朋友,向患者提供稳定、接纳和温暖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dsm-5手册在双相情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了提供稳定的家庭支持系统对患者的重要性。有时这类患者会因为症状表现出想要推开亲友的想法和行为,这时,让患者知道你的支持“会一直在”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于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当然有时候提供支持也会出现困难,比如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合适;这时,可以先问问患者本人需要周围人做些什么,和患者本人一起探索可以尝试的支持方式。

另外,患者的亲友有时也会感到焦虑、无力,往往也会需要社会支持。这时,家属也可以寻求一些帮助,比如寻求心理咨询,寻求其他亲属、社工协助,参加一些家属互助小组等。在帮助患者的过程中,家人亲友通过这些形式照顾自己也同样重要。

对于公众而言,试着大方地谈论心理问题、精神疾病,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这些疾病,能对消除刻板印象、减少歧视和偏见有很大的帮助。2008年的一场地震让公众看到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一心理疾病的影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向公众坦言自己得抑郁症的事情,也引发了一波关于抑郁症的讨论,使人们对心理疾病有了更普遍的认知。可以看出,对社会事件广泛讨论的过程也是对精神类疾病和心理问题脱敏的过程,能减少大众对心理疾病的忌讳。

写在最后:需要大家了解的是,大脑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掌管着我们日常的喜怒哀乐及思考和行为,基本24小时全年无休,它出现问题也是情理之中,而它出现问题的表现就是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根据2019年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也就是说每100个人中有2个人患有抑郁症,5个人患有焦虑症。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是那么屈指可数,它们是我们社会中非常常见的一类现象和疾病。对于这些大脑的问题,要做的就是要及时“修理”,不要让病耻感成为挡在我们健康路上的绊脚石,否则到时候也会像蔡桓公一样追悔莫及。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由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转载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