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全力稳就业 织密保障网-博天堂在线开户

2022-12-01 09:52

据滁州日报报道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施政所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完善社会保险服务,促进人才数量质量提升,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价值所依,更要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就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带来暖融融的民生温度,结出沉甸甸的民生果实,为建设现代化新滁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力稳就业

就业,一头牵着亿万民众,一头连着发展大局。

市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4.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均完成省厅每年下达的目标任务。

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相继出台《滁州市就业工作要点》《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就业援助月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稳定就业主体、促进各类群体就业,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紧贴产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作好人力保障。推出“五五”打法和“四主”模式,在全国率先尝试建立“企业用工周转池”,全市范围推广电子行业用工调剂经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打造“2 n”聘品牌和直播带岗、下乡赶集等特色招聘,开展“千企百校·智汇滁州”云招引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招聘会6260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超5万人。

稳岗就业促增收。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帮助7.4万名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开展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实现转产就业397人,转产就业率100%。推进“三公里”就业圈提质提效,全市已建设“三公里”就业圈65个,接收求职登记近万个,让广大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

织密保障网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之基。

十年来,我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稳步推进制度改革。按照上级部署,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实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促进我市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真正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前全市全民参保登记户籍人口总数为452.73万人,系统录入452.62万人,占比99.98%,位居全省前列。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42.10万人增长到321.5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08万人,持续扩大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见证了这张保障网的越织越密。

与此同时,在确保离退休人员当月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稳步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省级基础养老金,实现离退休职工养老金18连涨,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目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324元提高到2450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从55元增加到148.65元,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月人均1120元提高到3324元。

筑巢聚英才

一座城的未来,靠人才来支撑。

十年来,全市人社系统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谋划、统筹推进,筑巢引凤,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出台人才引育政策,印发《滁州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博士创新工作站管理办法》《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考核办法》,不断筑牢人才引育平台,不断扩大平台规模,提高平台运行水平。

十年来,我市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由1家增长到3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零”的突破,设站2家,并创新运行市级博士创新工作站,累计设站115家。

推进高端人才引进,2017年以来,市人社局牵头开展“博士引进行动”,以博士为核心人才,招引高端人才。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1800余人。

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我市还通过深化改革,推进人才评价体系优化,让人才的效益最大程度发挥。落实《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提高职称评审工作质量,十年来,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人才基数由10万余人增长到23万余人,专技人才结构更合理,人才质量进一步提高。

同谱和谐曲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事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和企业的良性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

十年来,全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夯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基础,加强劳动关系矛盾调处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环境,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全面加强用工服务。依法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发布《劳动关系指南》,提高劳动合同规范性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开展劳务派遣企业年度审查,探索劳务派遣事中事后监管和星级评定;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开展企业薪酬调查,适时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位;在省以上工业园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评选推荐国家级、省级、市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开展“和谐同行”企业帮扶活动,进行用工诊断,为新办企业推送用工指引;创新开展“诊千企”研讨沙龙活动,根据企业需求,靶向宣讲政策并研讨企业劳动关系问题,组建服务团,跟进化解问题。

健全高效智慧仲裁。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立足“标准化、专业化、制度化、人性化、信息化”,创建“阳光、公正、廉洁、服务、智慧”滁州品牌;创新“要素式申请”、“仲裁 法援”“社会力量协助办案”“诉前分类调解”等机制,办案效率逐年提升;建成企(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1533个,主动化解劳资纠纷2643件,培育“金牌调解组织”8家;勇担“互联网 调解”全国试点,乡镇(街道、社区)调解中心100%入驻网上平台,试点成效形成可复制经验在全国推广;持续开展“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仲裁开放月”“人社法律法规研讨沙龙”等活动,为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持续加强劳动监察。研发“滁州市农民工权益保障监管系统”,打造“政府 科技 金融”管理模式,变被动清欠为主动防欠;加强人力资源市场整顿,连续六年被授予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成绩突出单位;实体化运作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起“项目定期巡查、现场执法,线索统一受理、归口办理,案件限时办结、督查督办,部门联合惩戒、追责问责”的工作制度。(全媒体记者 张开兴 叶传龙)


标签:

网站地图